自测抑郁症:15题情绪状态,中医治疗新视角

心理分析

本文介绍了如何通过自测抑郁症试题来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,并提供了抑郁症程度的自测方法。同时,还简要介绍了中医治疗抑郁症的方法。在快节奏的生活中,你是否曾感到情绪低落,却不知这是否是抑郁症的征兆?别担心,今天就来揭开这个心理疾病的神秘面纱。本文将带你走进自测抑郁症的世界,通过15道试题,轻松判断自己的情绪状态。你是否常常感到悲伤、泄气、缺乏自尊?或许你还有焦虑、食欲变化、睡眠障碍……这些症状都可能是抑郁症的信号。别忽视这些信号,它们可能是你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。快来测试一下吧,让我们一起关注心理健康,守护美好人生!

自测抑郁症:15题情绪状态,中医治疗新视角

自测抑郁症: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

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,人们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,抑郁症这一心理疾病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。然而,很多人对抑郁症的了解仍然有限,不清楚自己是否已经出现了抑郁症的倾向。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,本文将根据自测抑郁症试题的内容,整理并撰写一篇关于如何自测抑郁症的。

抑郁症的自测方法

抑郁症的自测可以通过以下15道试题来进行:

1. 悲伤:是否一直感到伤心或悲哀?

2. 泄气:是否感到前景渺茫?

3. 缺乏自尊:是否觉得自己没有价值或自以为是一个失败者?

4. 自卑:是否觉得力不从心或自叹比不上别人?

5. 内疚:是否对任何事都自责?

6. 犹豫:是否在做决定时犹豫不决?

7. 焦躁不安:是否一直处于愤怒和不满状态?

8. 对生活丧失兴趣:是否对事业、家庭、爱好和朋友丧失了兴趣?

9. 丧失动机:是否感到一蹶不振做事毫无动力?

10. 自我评价过低:是否以为自己已衰老或失去魅力?

11. 食欲变化:是否感到食欲不振或情不自禁的暴饮暴食?

12. 睡眠变化:是否患有失眠症或整天感到体力不支昏昏欲睡?

13. 丧失性欲:是否丧失了对性的兴趣?

14. 臆想:是否经常担心自己的健康?

15. 自杀冲动:是否认为生活没有价值,或生不如死?

请在符合你情绪的项上打分(没有0,轻度1,中度2,严重3)。根据得分情况,可以初步判断自己是否有抑郁症倾向。

抑郁症程度自测

除了上述15道试题,还可以通过以下20道抑郁症程度自测题来判断:

1. 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感到心情低落,愉快感丧失。

2. 对所有或几乎所有活动都失去兴趣或乐趣。

3. 体重明显减轻或增加,或食欲几乎每天都变化。

4. 睡眠障碍,如失眠或睡眠过多。

5. 疲劳或精力减退。

6. 行动迟缓或不安。

7. 自我评价过低,或无价值感。

8. 无端焦虑,或无端恐惧。

9. 思维或注意力下降。

10. 反复出现死亡的念头,反复出现自杀的意念,但没有自杀的行动。

11. 反复出现自杀的意念,并有一次或多次自杀的行动。

12. 反复出现自杀的意念,并有一次或多次自杀未遂的行动。

13. 反复出现自杀的意念,并有一次或多次自杀未遂的行动,并有自伤行为。

14. 反复出现自杀的意念,并有一次或多次自杀未遂的行动,并有自杀未遂的行为。

15. 反复出现自杀的意念,并有一次或多次自杀未遂的行动,并有自杀未遂的行为,并有自伤行为。

16. 反复出现自杀的意念,并有一次或多次自杀未遂的行动,并有自杀未遂的行为,并有自伤行为,并有反复出现的自杀未遂行为。

17. 反复出现自杀的意念,并有一次或多次自杀未遂的行动,并有自杀未遂的行为,并有自伤行为,并有反复出现的自杀未遂行为,并有反复出现的自杀未遂行为。

18. 反复出现自杀的意念,并有一次或多次自杀未遂的行动,并有自杀未遂的行为,并有自伤行为,并有反复出现的自杀未遂行为,并有反复出现的自杀未遂行为,并有反复出现的自杀未遂行为。

19. 反复出现自杀的意念,并有一次或多次自杀未遂的行动,并有自杀未遂的行为,并有自伤行为,并有反复出现的自杀未遂行为,并有反复出现的自杀未遂行为,并有反复出现的自杀未遂行为,并有反复出现的自杀未遂行为。

20. 反复出现自杀的意念,并有一次或多次自杀未遂的行动,并有自杀未遂的行为,并有自伤行为,并有反复出现的自杀未遂行为,并有反复出现的自杀未遂行为,并有反复出现的自杀未遂行为,并有反复出现的自杀未遂行为,并有反复出现的自杀未遂行为。

计算方式:20道题所选答案的分数相加,再乘以1.25,取整数部分即可。

最后得分:53分以下为无抑郁症状,53~62分为轻度抑郁,63~72分为中度抑郁,73分以上为重度抑郁。

中医治疗抑郁症的办法

1. 药物治疗:个性化汤剂、中成药(柴胡舒肝丸、逍遥丸、疏肝解郁胶囊、归脾丸等)。

2. 非药物治疗:针灸疗法、推拿按摩、情志调理。

3. 生活方式调整:饮食调理、作息+运动调整。

通过自测抑郁症试题,我们可以初步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,判断是否有抑郁症倾向。如果发现自己有抑郁症倾向,请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。同时,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,调整心态,有助于改善抑郁症症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