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闭症在中国被归类为智力残疾,具体等级因地区而异,通常为二级。国家为自闭症儿童提供包括康复训练、生活补助、康复机构补助等多项补助政策。自闭症儿童可申请残疾证,各地政策有所不同,家长需了解当地规定并积极申请相关补助。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,你是否曾听说过那些被世界遗忘的星星——自闭症儿童?他们拥有独特的视角,却常被误解和忽视。在我国,这些星星的孩子被归类为智力残疾二级,但幸运的是,国家伸出援手,为他们搭建了一座康复与希望的桥梁。从康复训练补助到生活补贴,每一项政策都承载着国家对他们的关爱。然而,这些补助如同一道彩虹,美丽却稍纵即逝,因为它们依赖于各地的具体政策。家长们,你是否已经准备好去追寻这份宝贵的援助?让我们一起揭开自闭症补助的神秘面纱,为这些星星的孩子照亮前行的道路。
自闭症残疾等级认定及国家补助政策解析
自闭症属于几级残疾
自闭症,也称为孤独症谱系障碍(Autism Spectrum Disorder,简称ASD),是一种以社会交往障碍、沟通障碍和重复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发展障碍。在中国,自闭症被归类为智力残疾,具体属于几级残疾,因地区政策不同而有所差异。
根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发布的《残疾人分级标准》,自闭症儿童可以评定为智力残疾二级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不同地区对于自闭症儿童的残疾等级评定标准可能存在细微差别。
自闭症国家给补助吗
是的,国家针对自闭症儿童实施了多项补助政策。以下是一些具体的补助措施:
1. 康复训练项目救助标准:部分省份将手术、康复训练项目救助标准提高,如将救助标准由12000元提高至18000元,救助年龄从0—7岁扩大到0—14岁。
2. 家庭生活补助:对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家庭每月给予500元生活补贴。
3. 康复训练补助:为接受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康复训练的残疾儿童提供康复补助,每年训练时间不少于10个月。
4. 康复机构补助:公办康复机构和非公办康复机构均设有相应的补助标准。
5. 社区康复:将残疾人社区康复纳入社区公共服务体系,对0-6周岁残疾儿童的基本康复费用给予全额补助。
6. 异地康复:对因各种原因未能在定点康复机构接受康复训练救助的残疾儿童,由定点康复机构或基层家庭医生团队提供社区个案康复训练服务。
自闭症儿童能办残疾证吗
自闭症儿童可以办理残疾证。根据中国残联的规定,2021年6月28日起,残疾人证办理不再受户籍地限制,新办、换领、迁移、挂失补办、注销、残疾类别(等级)变更等6项事项实行“跨省通办”。
自闭症儿童在申请残疾证时,需提交当地有效居住证以及相关证明材料。残疾证有效期为十年,到期后需要重新评定。对于一些预后良好的孤独症孩子,重新评定后可以选择注销残疾证。
各地自闭症补助政策及注意事项
由于各地政策有所不同,以下列举部分省份的自闭症补助政策及注意事项:
1. 浙江省对0-6周岁视力、听力、言语、肢体、智力等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提供康复训练补助。
2. 江苏省对0-6周岁残疾儿童的基本康复费用给予全额补助。
3. 江西省对0-7周岁孤独症儿童补助标准为20000元/人/年,8-15周岁孤独症儿童10000元/人/年。
4. 吉林省对0-6岁视力、听力、言语、肢体、智力等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提供康复训练补助。
5. 四川省对0-6岁视力、听力、言语、肢体、智力等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提供康复训练补助。
需要注意的是,各地市、区、县具体政策实施略有不同,详细政策请咨询当地残联。
我国针对自闭症儿童的补助政策较为完善,旨在帮助自闭症儿童得到更好的康复和治疗。家长在申请补助时,要了解当地政策,并按照规定提交相关材料。同时,积极关注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,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