闽南入厝,一场盛大的传统仪式,承载着闽南人对家庭新起点的庆祝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从挑选吉日、添灯贺联,到亲友送礼、开灯诵吉祥语,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仪式感和吉祥寓意。想象一下,当灯火辉煌、欢声笑语弥漫在新居中,那份喜悦和期待,无疑会激发你对闽南文化的兴趣,想要一探究竟。闽南入厝,不仅是一场视觉和听觉的盛宴,更是一次心灵与传统的碰撞,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场独特的文化之旅吧!
闽南入厝风俗:传统仪式与吉祥寓意
在闽南地区,建房和搬入新家都是极为重要的大事,分别称为“起厝”和“入厝”。这些仪式不仅是对家庭新起点的一种庆祝,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吉祥寓意。以下是对闽南入厝风俗的详细介绍。
福建房子的称呼与意义
在闽南语中,建房被称为“起厝”,搬入新家则称为“入厝”。对闽南人来说,“起厝”等同于“建业”,是家庭事业的重要标志。而“入厝”则与一家人的运势紧密相连,被视为极为重要的仪式。
入厝的准备
在入厝之前,首先要挑选一个良辰吉日。这一天要避开生肖相冲,最好选择水日,少用火日。同时,要确保家中无人刚参加过丧礼,以免带来“阴气”。确定好日子后,要通知亲朋好友,邀请他们前来帮忙庆祝。
添灯与贺联
在入厝前,妻子娘家要“添灯”,即送红灯笼悬挂在大厅,寓意添丁进财。同时,主人的舅舅要送一副贺联,称为“母舅联”,挂在厅堂正中,直到陈旧破损才取下。
亲友送礼
亲友送礼一般以烛炮为主,也有送衣服布匹、大镜、时钟、家具、电器等。各媳妇娘家要送菜刀、火夹等家庭用具来祝贺。
入厝仪式
入厝仪式通常在晚上进行。全家在房子外面依长幼排成一队,由一家最长辈的人带领。队伍中不得有九人,因为闽南俗语有言:“请母舅,甲会富”。
搬运物品
主人带着家中的金银财宝,手捧斗灯排在前面;母舅挑鼎、柴、米和自旧灶引火点燃的木炭及灶君香火,家庭主妇将金银首饰戴在身上,挑着桶箍等。其余家人口袋里装着钱,都不得空手。
开灯与诵吉祥语
队伍进入房子后,开灯并口念吉祥语,如“双脚踏入来,富贵带进来”。房主将火炉摆在厅中央,炉中通红的火焰象征家庭兴旺。
拜天公与安床
随后进行拜天公仪式,接着安床。安床时要择吉时,床不要正对厕所,床后不可靠窗。安床时,将事先用盐水洗过并擦干的十枚硬币握在手中,口中念著“床母请保佑我”,并将硬币撒到床下。
入厝后的活动
入厝后要开始“围炉”,煮汤圆、桂圆糯米粥或甜茶讨吉利。当天中午或晚上,房主一家设席宴请酬酢,谓之“贺房”。宴席上杯盘汤匙酒杯碰击愈响愈大声越好。
闽南入厝风俗是一种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仪式,它不仅体现了闽南人对家庭和生活的热爱,也蕴含着对美好未来的期盼。通过这些仪式,闽南人将吉祥和幸福传递给每一个新家庭,也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。